东南大学李崇文教授团队在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东南大学李崇文教授团队在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2025-09-10
  •  164

关键词: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 效率提升 稳定性难题 规模化挑战 光电转换效率

近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崇文教授团队在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题为 “Towards efficient, scalable and stable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的论文发表在期刊《Nature Photonics》上。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TSCs)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光伏技术,其能量转换效率已超越传统单结太阳能电池的极限。尽管目前实验室规模的器件效率已接近35%,但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的效率仍远低于其理论上限。此外,长期运行稳定性和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挑战也亟待解决,以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

本文香港理工大学杨光、李刚联合东南大学李崇文、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黄劲松等科学家综述了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效率、稳定性和规模化三大关键领域,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和商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文章亮点

效率突破与损失机制: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经认证的实验室效率超过 34%。,但通过优化光学和电学损耗(如减少反射和非辐射复合),其效率仍有提升空间,理论极限可达45.1%。

规模化挑战:尽管小面积器件效率高,但大面积模块(>10 cm2)的效率仍显著落后,主要问题在于均匀性和制造工艺(如溶液涂覆和真空沉积的混合方法),难以匹配工业化生产需求。

稳定性难题:钙钛矿/硅TSCs的稳定性是一个重大挑战,尽管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户外测试,但混合卤化物钙钛矿的相分离问题、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性能衰减以及封装技术的改进仍是挑战。


来源:东大电子

Baidu
map